这4种家庭的孩子,骨子里的自卑让人心疼

分享到:

  每个孩子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,同样是在父母的身边长大,有的孩子感到幸福和快乐,有的孩子却感觉悲伤和忧愁,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。所以,经常听到有人对原生家庭的吐槽。

  不管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,相信大多数人对童年的经历都记忆犹深。

  孙师傅早年是个货车司机,由于经常在外奔波,性格变得比较偏执。在工作上与同事发生争执,回到家后,只要有一点不顺心或者看到儿子不听话时,就把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。

 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,他的儿子从小就胆小怕事,不仅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,即使是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战战兢兢。就这样原本比较聪明的孩子,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中下水平。

  后来,老师在走访时了解到孙师傅的家庭教育情况,就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他的做法,并提出了若干的建议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,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。

 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,一个人的性格大多在童年时代形成,他可能穷尽一生地努力地弥合性格上的缺陷。可见,原生家庭深刻地影响著孩子的性格。那么,有哪几类家庭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自卑呢?父母应该怎样改正呢?

  1、父母比较强势的家庭

  这种家庭的父母非常自私,对孩子的操纵意识强烈。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,自己有权根据各自的愿望支配孩子的行为,而且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孩子好,因而孩子应该无条件地服从。

  孩子为了顺从父母会变得刻意迎合,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。如果长期这样做,性格因受到压抑会变得自卑,严重的还会走向崩溃的边缘。因此,在教育孩子时,父母不能高高在上,这会压抑孩子的天性。

  2、喜欢发号施令的家庭

  有的父母习惯于以长辈自居,对孩子喜欢用命令式的语气,这是非常错误的。由于命令式的语言既冷漠又缺乏感情,这会让孩子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。

  由于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,孩子情绪上会变得非常紧张,对任何事都没有信心去应对和处理。这种心理即使长大以后也难以有效克服,孩子容易变得非常自卑。

  所以,父母对孩子要经常表达自己的爱,当自己有要求和建议时要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,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这会让他感到爱意满满,从而增强学习、工作的信心和动力。

  3、爱使用暴力的家庭

  在孩子犯错后,有的父母喜欢采用打骂或体罚的方式,这是不可取的,因为使用暴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从身体上对孩子进行压制,虽说可以让他暂时服从,但并不能让他从内心接受。

  在他的潜意识里,做错了事就会受到暴力的惩罚,那么暴力就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。这样做只会得到两个结果,没有能力反抗时只能屈从,一旦有能力就要反抗。

  这样的孩子具有多重人格,性格比较偏执,不知道解决问题除了暴力还有其它的方式,也不愿意去思考和探索,长大也会使用暴力走向极端,形成极度自卑的性格。

  所以,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愤怒,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,让他知道所犯的错误以及应该怎么办,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不犯错误的目的。

  4、不懂因材施教的家庭

  按照心理学家托马斯的观点,孩子有三种不同的气质。一种是容易型,这种孩子接受度高,不管哪种教育方法都能适应。另一种是困难型,这种孩子适应性不高,一旦父母发脾气,情绪会陷入低谷,对学习提不起兴趣。

  还有一种是迟缓型,这类孩子适应性极差,对任何事物都难以接受,经常表现为沉默和逃避,在教育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。后两种气质的孩子,因受自身条件的制约,在学习上可能跟不上同学们的步伐,常常遭受到嘲笑和失败,容易产生自卑心理,有的还不愿到学校上学。

  对此,父母要针对性地因材施教,不能片面地要求孩子或者大而化之地笼统对待,从而帮助孩子消除自卑感。童年是美好的,也可能是悲哀的,就看曾经的岁月给孩子内心留下的烙印。

  来自于这几种原生家庭的孩子,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,长大后也难以有出息,这是孩子不能抗拒的痛苦。

  因此,父母必须从思想上有所认识,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,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,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体系,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痛苦的发生,在自由的天空下度过快乐的童年!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uyingzhishi.com/knowledge/14.html

温馨提示:创业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编辑声明:母婴知识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快讯

网友

热文

网友
  • 日榜
  • 周榜